港股课堂丨“市价”最低500万高则几千万,香港金融牌照你知多少?
发布时间:2019-11-06
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完善的法律体系,系统、严明并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及经济监督机制,以及灵活、高效的货币调控体系,并建立了充分、合理、公平竞争的商业银行体系和证券公司体系。
因此,不管个人还是机构,要在香港开展不同的金融业务,就需要向香港证监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英文缩写SFC)申请不同种类的牌照,并接受其监管。截至目前,香港证监会共颁授有十类金融牌照。
具体来看,上述十类牌照的受规管业务活动分别为:
1号牌(证券交易):1、为客户提供全球股票及股票期权的买卖/经纪服务;2、为客户买卖全球债券;3、为客户买入/沽出互惠基金及单位信托基金配售及包销证券。
2号牌(期货合约交易):1、为客户提供全球指数或商品期货买卖;2、为客户提供全球指数或商品期货的经纪服务;3、为客户买入或沽出全球期货合约。
3号牌(杠杆式外汇交易):以杠杆形式为客户进行外汇交易买卖。
4号牌(就证券提供意见):1、向客户提供有关沽出或买入证券的投资意见;2、发出有关证券的研究报告或分析。
5号牌(就期货合约提供意见):1、向客户提供有关沽出或买入期货合约的投资意见;2、发出有关期货合约的研究报告或分析。
6号牌(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1、为上市申请人担任首次公开招股的保荐人;2、就《公司收购、合并及股份购回守则》提供意见;3、就《上市规则》的合规事宜为上市公司提供意见。
7号牌(提供自动化交易服务):操作配对客户买卖盘的电子交易平台。
8号牌(提供证券保证金融资):为买入股票的客户提供融资并以客户的股票作为抵押品。
9号牌(提供资产管理):以全权委托形式为客户管理证券或期货合约投资组合;以全权委托形式管理基金。
10号牌(提供信贷评级服务):针对公司、债券及主权国的信用可靠性进行等级评定,只有持有该牌照才可成为市场评级机构,诸如标准普尔、穆迪、惠誉等。
据业内人士介绍,不同于内地,香港、欧美的金融业是混业经营的,只要获得相关牌照,就可以从事该项业务,但能否赚钱还得看自己。而在中国内地,由于牌照申请受限,属于高度稀缺资源,只要持有相关牌照,几乎是躺着赚钱。
据SFC(香港证监会)数据,截止2019年9月30日,香港金融牌照持牌机构及人士和注册机构数目增至47000多家,其中持牌机构的数目上升至3000多家。按照规定,香港的各金融牌照均可通过自行设立公司申请或收购其他持牌机构来获得,该部分内容不是本文重点,我们以后再作专门分享。
由于各类牌照的需求量大小不同,以至于每一类牌照的市场价值也不尽相同,但毋庸置疑的是,每张牌照都“含金量”十足。
据业界估算,目前1号证券交易牌照的市净价约为800万-1500万港元,2号期货牌照价约为600万-800万港元,3号外汇交易牌约为1000万-2000万港元,6号融资顾问(财务顾问)牌照价格约为600万-900万港元,6号融资顾问(保荐人)牌照价约2000万港元以上,9号资产管理牌照约500万-800万港元。
但事实上,这种“评估价”很可能也只是有价无市的参考值,毕竟牌照资源是在香港开展业务的敲门砖和护身符,况且,无论是自行申请还是通过收购获取牌照,隐性成本高企、专业持牌人士重金难求等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门槛儿!
有数据显示:在香港证监会颁授的十类金融牌照中,无论是法团还是个人申请持牌的比例,1、2、4、6、9类牌照均较其他牌照的申请量更大更热门。另有数据显示,当前中资机构出海,最看重的香港金融牌照为第1、4、6、9类。因而,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只要已获得第1、4、6、9号牌照,便可被视作全牌照持牌机构。
事实上,香港的1、4、9号三类牌照通常被视作一套组合拳,大多数申请者都会同时申请这三张牌照,只要持有上述牌照,机构即可同时开展股票、金融衍生品,债券,基金的交易,并对相关产品出具研究报告。因此,有市场人士估计,按照当前香港的市场行情,收购一家拥有1、4、9号三类牌照的香港公司,代价或可达数千万元——当然,这也只是“市场评估价”,原因你懂的!
“全牌照业务”到底牛在哪儿?
比如1号牌。首先,机构必须获得1号牌,才能从事为客户提供全球证券交易、经纪服务等;其次, 港股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股票市场之一,尤其是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后,港股的投资更有优势;其三,持牌机构可在外资券商开户,配资利率更低;其四,资金能更自由地支配到全球市场、杠杆比例更高。
再说4号牌。持有该类牌照,即有资格向客户提供有关沽出或买入证券的投资意见,以及发出有关证券的研究报告或分析等相应服务?;谷粢昵氤晌?号牌持牌法团,也必须符合一系列的条件和要求,比如公司架构、人员资质、资本金要求、财政状况、偿付能力等。4号牌一般与1号牌配套申请,香港证监会的审批周期为半年至一年以上不等。
可能会有非专业人士认为,很多机构发的研报似乎“没什么卵用”,听他们“忽悠”亏得更惨。事实并非如此!在香港,若持牌机构误导投资者,其牌照随时可能被撤销。
汇丰私人银行部门就曾因内部监控措施不足和不当销售手法被香港证监会吊销4号牌,并被处以史上最高的6.05亿港元???。香港证监会调查认为,汇丰私人银行在2003-2008年间,销售雷曼兄弟相关结构性产品时的内部管控与销售手法没有完全遵循“认识你的客户(Know Your Customer)”的销售程序。
又如9号牌,即提供资产管理牌照,只有持有该牌照才能在香港发行基金、管理客户资金等,业务类型相当于内地的私募基金牌照,但相比于内地的私募管理人登记备案,香港对投资群体则没有较大限制。
在客户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旺盛、越来越多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背景下,内地私募机构争先恐后进军香港市场,拟通过获得香港9号牌照来实现“出?!被蛞牒M馔蹲收?。但内地私募想要获得9号牌照并不容易,除了成本高企、人才难觅之外,还面临排队以及申请时间不可控等问题。
最后是6号牌。该牌照业务简单说就是内地的投行业务,比如给公司做IPO上市、并购顾问、财务顾问、合规顾问等需要对接公开市场的业务。
港股作为全球最大的证券市场之一,过去十年间曾八次夺得全球IPO募资桂冠。如2018年,共有207家公司在香港联交所IPO上市(另有2单介绍上市),共募集资金2778.5亿港 元,金额创2010年以来最高,并再次高居全球第一。与此同时,随着内地公司不断“走出去”,香港也成为它们上市的首选地,在此趋势下,香港6号牌的行情必然水涨船高。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1、2、6、9号牌还分大号牌和小号牌,后期可专题分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持续关注了解。
首控集团(1269.HK)以“金融赋能教育,教育改变命运”为使命,以教育投资为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和教育金融服务为支撑的三驾马车联动态势,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金融服务集团。
2014年,首控集团开始涉足金融服务业务,并陆续获得香港证监会授予的第1、4、6、9号牌照;与此同时,首控集团还于2017年7月4日完成收购新加坡投行施霖高诚100%股份(施霖高诚的多元化企业融资服务,包括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进行首次公开招股及后续发行、向新加坡上市公司提供独立财务顾问服务、向新加坡境内外上市及私营公司就合并及收购提供意见);并通过全资附属公司首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控基金”),拥有中国内地私募基金管理牌照。
经过数年发展,首控集团将上述香港各持牌业务、新加坡投行业务及内地私募基金管理业务归整纳入旗下全资附属公司“首控金融集团”,全力打造提供包括上市保荐、承销配售、证券交易、融资顾问、并购中介、财务顾问、资产管理、私募基金管理、金融信贷以及出国金融等服务于一体的专业金融服务集团。
首控金融集团各业务单元
在首控集团“教育+金融”的大战略框架下,首控金融集团旗下各项业务充分体现了首控集团“金融赋能教育,教育改变命运”的使命和“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金融服务集团”的愿景,所承接业务包括11个教育类IPO,以及15个非教育类项目,在深耕教育领域的同时实现了跨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点击可放大图片)
受益于过去几年港股市场的繁荣,首控金融集团几乎出道即高峰。
2018年,首控金融集团旗下首控证券的承销项目达12单,其中包括7单教育类IPO和4单非教育类IPO以及1单美元高级债券发行。在彭博公布的“2018年在港IPO承销业务按所承销项目数量的券商排名”榜中,首控证券位列第21位;按募集所得款项计算,首控证券排第30位,在全香港千余家券商中稳居第一军团。
在香港,金融行业的牌照业务“受规管活动”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机构和公司需持有该类业务活动的牌照,二是受雇于机构和公司的从业人员必须持有该活动的牌照,其中持牌从业人员又分为代表(Representative)和负责人员(Responsible Officer , 俗称RO)。通常而言,机构或公司持有一张牌照至少需聘用2名专职RO。
首控金融集团作为合资格的全牌照持牌机构,已构建了专业且合资格的持牌团队,他们也成为首控金融集团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
近几年来,首控金融集团专业持牌团队,带领首控证券、首控国际金融、首控资产管理、首控国际控股等业务团队,已承揽承做了25单港股IPO业务及其他受规管业务,成为香港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
事实上,首控金融集团投行部的专业持牌人士,全部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在上市保荐及承销、供股及配售、并购及财务顾问等方面拥有众多成功案例。
首控国际金融投行团队成员的上市保荐及承销案例(部分)
首控国际金融投行团队成员的供股及配售项目案例(部分)
首控国际金融投行团队成员的并购及财务顾问案例(部分)
免责条款 :
本文纯粹为提供数据而编写,并未经过任何司法管辖区的任何监管机构审阅。本文所载数据可随时更改,而无须事前另行通知。首控集团谨慎地编写本文,然而首控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其董事或雇员(「相关方」)并不就本文所载之声明、数据、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明示或隐含之声明或保证。本文亦不构成所涉及的任何买卖或交易之要约。阁下应进行独立的评估及适当的研究,以对内容加以参考取舍。因此,如对任何因信赖或参考本文章内容所导致的损失, 相关方将不会对您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及所有直接或间接因此而产生的责任。
风险披露: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首控集团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首控集团及/或其相关人员或公司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的潜在利益冲突。
本文所列载的商标、标识及服务商标乃本文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本公司拥有,阁下在未取得本公司书面同意前不得更改、复制、发放、刊登或下载,或用于商业或公众用途。